首頁>2017台北電影節卓越貢獻獎更名「楊士琪卓越貢獻獎」 首屆得主:詹宏志

2017台北電影節卓越貢獻獎更名「楊士琪卓越貢獻獎」 首屆得主:詹宏志

2017/05/18

台北電影節「卓越貢獻獎」自今年起與「楊士琪紀念獎」合併,成為「楊士琪卓越貢獻獎」,秉持台北電影節鼓勵創新獨立的精神,並彰顯電影記者楊士琪勇於對抗體制的道德勇氣。首屆「楊士琪卓越貢獻獎」將頒發給資深電影人與媒體人詹宏志。台北電影節期間也將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講座,由詹宏志與小野對談「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電影工作者」,歡迎報名參加!

 

 

評選委員一致認為,詹宏志以跨領域的角度,在台灣電影新浪潮最關鍵時刻默默扮演推動者角色,起草「台灣電影宣言」、為電影創作者們奔走拍攝資源;這種從觀賞者到參與者、義無反顧的支援,既是針砭制度的前鋒,也是穿針引線的推手,詹宏志的行動所形成無形的堅強後盾,是創作者之所以能無後顧之憂的原因。今年為宣言滿三十週年,恰逢台北電影獎卓越貢獻獎與楊士琪紀念獎合併首年,儘管電影創作的客觀條件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不能全然相提並論,然而,這股存在之於創作者、支持者、觀賞者身上,對於電影純粹而真誠的熱情所化成的動能,並不因為時空的推移而失去價值,而是一直存在於電影領域中,並使其發展的重要養分。楊士琪卓越貢獻獎選擇頒發給詹宏志,除了聚焦於台灣新電影時期的實踐者,更希冀此舉能一同彰顯當下的此種精神,鼓勵現下正為台灣電影付出心血、仍然不忘持續對環境、體系、創作方法有所質疑的工作者們,繼續推動台灣電影邁向新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詹宏志是台灣的網路教父,也是作家、出版商、電影製片、媒體人。他曾擔任中國時報藝文組主任,在報章媒體中開創不同的電影視角。詹宏志更是台灣新電影的重要推手之一,在1987年起草了電影史上知名的「台灣電影宣言」,提出了對電影的看法、對環境的憂慮、對未來的期待與決心;他與陳國富、侯孝賢、楊德昌、吳念真、朱天文等人成立「電影合作社」,向企業界尋求拍片資金;四處奔走說服了投資人拍攝《悲情城市》、《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李安的第一部電影《推手》,也是詹宏志出面召集台灣的電影人在他家開會,鼓勵李安接受極低的預算來完成第一部作品。詹宏志憑著個人的智慧、毅力、熱情和愛,把原本可能結束在「台灣電影宣言」發表那年的「台灣新電影浪潮」延續了下去,跨越了九十年代。從最關鍵的《悲情城市》、《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到後來的《戲夢人生》、《好男好女》、《獨立時代》、《南國再見,南國》、《多桑》等等,在這些重要作品拍攝過程中,他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楊士琪紀念獎」成立於1985年,旨在紀念已故電影記者楊士琪,在解嚴時期電檢制度仍受到官僚體系把持,她勇於撰寫一連串的報導支持新電影創作,更率先報導「削蘋果事件」內幕,促使體制改革,對台灣電影的發展影響深遠。1984年楊士琪因病辭世,隔年,由小野、柯一正、萬仁等25位電影界與新聞界友人組成楊士琪紀念獎工作委員會,彰顯楊士琪生前熱愛電影,堅持新聞正義,勇於突破體制的精神。其精神符合台北電影節鼓勵創新獨立的理念,也促成了兩個獎項的結合。台北電影節希望透過此獎項的頒發,進一步表彰台灣電影具特殊貢獻的幕前幕後人員或團體,及對台灣電影文化有特殊貢獻者。

 

配合首屆「楊士琪卓越貢獻獎」的頒發,台北電影節與楊士琪紀念獎工作委員會也將於7月14日晚間七點三十分,在光點華山電影館2F多功能藝文廳舉辦講座,邀請詹宏志與小野對談「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電影工作者」,討論現今台灣年輕世代的創作者,在相對自由的氛圍中,如何能對社會議題和藝術性的關注,又要兼顧商業?什麼才是生存之道?並提出嶄新對台灣當代創作的觀點與見解。歡迎電影愛好者踴躍報名參加,詳細資訊請密切注意台北電影節官網。

  • 指導單位:台北市政府、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合辦單位: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
  • 版權所有©Taipei Culture Foundation
  • 觀眾服務電話:02-2308-2966(早上10點~晚上7點) 台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
  • 請採用1024*768px 解析度IE 8 及Firefox 3.0以上版本進行瀏覽
  • 系統開發:博識資訊顧問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