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的大玩偶》30周年數位修復版首映 昔日劇組再聚首
台北電影節於中山堂舉辦為期一周的星光首映,在今日隨《兒子的大玩偶》數位修復版,以及雙閉幕片《台北工廠》、《拔一條河》的放映後,暫時畫下句點,並將移師至新光影城和光點華山電影館接力放映至本周四止。今年台北電影節雖然經歷蘇力風災,但觀眾仍不減熱情,至目前為止已有超過30場售完場次。今天多部影片也都有影人出席,從數位修復的《兒子的大玩偶》,到邀請四位新銳導演執導的《台北工廠》,以及紀錄片《拔一條河》的放映,也象徵台灣電影創作力的多元豐富及世代傳承的意義。
傍晚舉行的《台北工廠》亞洲首映會,邀請台北市文化局長劉維公以監製身份,與葉如芬、李烈,以及陳芯宜、趙德胤、沈可尚等導演共同出席,本片是今年坎城影展雙週的特別放映作品,由「台北市電影委員會」與「坎城影展導演雙週」合作,邀請四位台灣導演分別與來自智利、法國、伊朗及南韓的青年導演分組,拍出四部以台北為靈感的短片,在本片的放映會上,三位導演也一同分享了與外國導演的拍片甘苦談。
製片葉如芬表示,這次參展的電影在視野跟美學上,在短時間內有這樣的成果非常不容易,也讚賞台灣導演能有這樣無畏無懼,自由創作的勇氣。李烈則說,雙導演這樣的方式其實不適合《台北工廠》這部片的拍攝,尤其是文化、想法和語言的差異,讓導演們工作起來非常辛苦,但這部片的結果證明,即便辛苦還是有它的可行性。這樣的工作方式為劇組帶來經驗跟啟發,相信可以做為未來拍片的參考。
晚上在中山堂壓軸放映的《拔一條河》,則是楊力州導演耗時超過一年拍攝出的動人之作,導演住在高雄甲仙,以八八風災摧殘的山中小鎮為故事背景,拍攝自稱創作生涯中最複雜的紀錄長片。除了導演之外,紀錄片中的拔河隊小朋友也帶著甲仙當地的芭樂出席首映,並分享給現場的觀眾朋友,映後全場掌聲超過十分鐘,為本屆中山堂最終場放映劃下完美句點。雖然被颱風沖垮的甲仙大橋,不到一年時間就修復成亮麗新景;但甲仙人心中的痛,卻不知何時才能真正撫平。這部新作不僅記錄了他們努力奮起的心路歷程,也拍下這些新娘媽媽們生命中第一次的婚紗照片。
導演楊力州表示,自己在拍攝期間常常覺得很愧疚,因為自己陪伴別人的孩子,比陪伴自己的女兒時間還長。導演與工作人員在甲仙租屋住了一年,幾乎快成為當地居民,當被酒駕臨檢的警察攔下來時,還會閒聊最近社區的事,偶而回台北工作時,居民還會塞一堆芋頭讓他帶回台北,因此深刻感受到甲仙當地的濃郁人情。
《兒子的大玩偶》適逢三十周年紀念,台北電影節也邀請導演萬仁和曾壯祥、編劇吳念真、剪接師廖慶松,以及演員陳博正、楊麗音和顏正國等人均出席首映,其中當年受爭議的〈蘋果的滋味〉導演萬仁說,這部影片在當時可說是與政府的對抗,他更透露,其實現行市面販售的DVD和VCD都把特別送往日本後製的黑白開場畫面變成彩色,在這次的修復版中也特別將導演精心設計的黑白畫面還原,圓了自己長久以來的心願,而在本片中演出的顏正國近期和萬仁導演也再度攜手合作新片《跨海來跳探戈》,並於日前完成拍攝,顏正國回過頭來看自己7歲時的演出時笑說,自己終於看懂當初在演什麼了。
楊麗音和陳博正在〈兒子的大玩偶〉片中飾演一對夫妻,兩人今日再次見面,陳博正誇楊「都沒變老,沒什麼皺紋」,楊麗音則說陳博正「根本是橡皮人,歲月好像都沒在他臉上留下痕跡」,代表〈小琪的那頂帽子〉出席的曾壯祥導演現任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副教授,久未拍片的他感謝台北電影節能讓這部影片在大銀幕上放映數位修復版。
台北電影節目前正於光點華山電影館放映台北電影獎入選影片,因颱風取消的《愛在黎明破曉時》、《唐皇遊地府》和《蘿拉:數位修復版》,本周都還有場次可供購買,觀眾可在映演期間到7-ELEVEN ibon,或光點華山及新光影城現場購票。白天場次更有150元的特價優惠(晚間為200元),詳情請上台北電影節官網http://www.taipeiff.org.tw及FB粉絲頁http://www.facebook.com/TaipeiFilmFestival查詢,或參閱影展現場張貼之最新公告。